今年的9月29日是第24个世界心脏日。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由于十分常见,而被大家广泛熟知,然而却很少有人听说过瓣膜病。事实上,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从发生到出现症状会有相当长的潜伏期。一旦发病,出现心衰、心绞痛或晕厥等症状,可能标志着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后期,严重危及生命。
03:46
恰逢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北京晚报《健康周刊》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瓣膜外科中心执行副主任王坚刚教授,向大众科普这一容易被忽视的心脏瓣膜病。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有何危害?
我们可以形象地将心脏比作人体的“水泵”,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保证血液在人体中的单向循环。而心脏瓣膜起到了“阀门”的作用,让血液顺利通过且不返流。我们常提到的主动脉瓣就位于左心室的出口处。主动脉瓣是连结心脏和身体各个组织的关键“房门”,一旦主动脉瓣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全身供血。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表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瓣膜病患病率约为3.8%,即中国约有2500万人正遭受着瓣膜病的影响。其中,最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主动脉瓣狭窄疾病。
主动脉瓣疾病主要包括狭窄和关闭不全两种。主动脉瓣狭窄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等级,轻度和中度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重度则会威胁生命。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容易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容易感觉两眼发黑,起立时易晕倒,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值得注意的是,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其2年生存率仅为50%,5年生存率仅为20%,比某些恶性肿瘤的生存率还要低。
哪些人群容易得主动脉瓣疾病?治疗方法又有哪些?
老年人是心脏瓣膜疾病的高发人群。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例逐年增加。据数据统计,几乎每10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患有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积极进行治疗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疾病控制至关重要。
主动脉瓣病变会造成心脏的负担增加,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遵医嘱服用药物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症状,但无法得到根治。病情发展到重度,尤其是主动脉瓣已经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
针对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和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最经典的治疗手段就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简而言之就是将损坏的瓣膜取出,置换一个新的人工瓣膜。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是相当成熟的医疗技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过程通常需要3-4小时,具体时长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式。如果没有并发症,术后患者住院一周左右即可出院。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以尽快恢复健康。
近年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各类小切口微创手术获得了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相当的预后结果,比如在腋下或是胸骨旁肋间,开一个不到5公分的小切口,就可以进行瓣膜替换,且手术效果也与传统正中开胸方式相同。并且小切口的微创治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也受到了更多临床患者的青睐。
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的区别是什么?不同患者怎么选?
那么再来谈谈,人工瓣膜有哪些选择?目前,可用于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人工瓣膜有两种,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机械瓣膜的优点是耐久性强,缺点是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生成和栓塞疾病的发生。生物瓣膜虽然耐久性不如机械瓣膜,但患者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生活质量比较高。
另外,在人工瓣膜的选择上,国内和欧美发布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中皆提出对患者年龄进行划分,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首选生物瓣膜,这有利于提升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避免老年人因服用抗凝药物更容易引发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问题。
另外,在人工瓣膜的科研上,如何提升瓣膜的耐久性是一大重点课题。例如,全封闭、抗钙化技术的应用,储存技术尤其是干式的储存技术的提升,都将进一步增强人工瓣膜的耐久性,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