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机集团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仪表院)全资子公司沈阳汇博热能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博热能)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各个生产区域内忙碌着。随着“第三代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项目近期通过成果鉴定,汇博热能正在为完成订单开足马力。
技术突破:
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
说到项目技术突破,汇博热能副总工程师张文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组件主要用于重大装备中截止阀、闸阀、调节阀、电磁阀、安全阀的阀杆处密封,需要长时间承受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辐照、冲击,是核电工程关键零部件,各项关键性能达标与否,事关国家核电工程安全。
科研团队重点开展第三代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自主设计、极薄壁无缝钢管制造技术、金属波纹管超高压成形技术、镍基合金波纹管组件焊接技术、高性能波纹管组件性能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复杂工况下金属波纹管设计符合度提升、大径厚比镍基耐蚀合金极薄壁无缝管旋压工艺稳定性提升、波纹管超高压成形压力及应变速率控制精度提升、复杂工况多规格波纹管高温高压疲劳性能试验验证技术等难题。
“鉴定结果表明,项目成果达到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沈阳仪表院汇博热能金属波纹管在第三代核电阀门国产化及产业化研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文良说。
体系化科研:
实现真正全流程国产化研究
“这是一项实现新产品、专有技术、专用生产设备、试验装置推广应用的产业化、体系化研究。成果通过鉴定之日,就是产品从样件、小批量应用进入到批量化生产、大规模应用之时。”汇博热能总经理助理、技术部部长于翔麟说。
为实现核用金属波纹管研发、生产、应用的规模化、体系化,汇博热能研制了国内首台高温高压疲劳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核电工程运行中的实际工况,使波纹管产品能够达到核电站运行的指标要求。另外,他们从核电工程用2500磅级波纹管出发,专门研制了相应的超高压成形设备。这两套自主研发的装备,也可适用于其他规格金属波纹管研发、生产,为高性能金属波纹管的国产化、产业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于翔麟介绍,沈阳仪表院汇博热能核级与宇航级波纹管创新团队夜以继日奋战,与吴江市东吴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合作单位深度合作、联合攻关,从金属波纹管“原材料制备—设计研发—试验验证—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真正实现了第三代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全流程国产化研究。
“实现批量生产后,核用金属波纹管单项产品将成为企业重要的增长点。”于翔麟说。
产业应用:破解“卡脖子”难题
完成“国家所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目前,我国采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在建和规划建设了多座核电站和多台核电机组。“作为高性能金属波纹管研制的国家队,沈阳仪表院汇博热能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提供关键基础零部件,在实现‘国家所需’,在破解国外‘卡脖子’难题上责无旁贷。”汇博热能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钱江说。
此前,汇博热能研制的高性能金属波纹管已在我国一些核电站建设中实现了示范应用。于翔麟介绍,在第三代核电阀门用金属波纹管产业化之前,部分在建项目需要从国外进口波纹管产品,在价格、供货周期等方面受制于人。“我们的产品实现国产化及产业化之后,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真正实现了进口替代,破解了‘卡脖子’难题。”
在核用金属波纹管研制进程中,汇博热能注重把技术****化、****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已申请PCT国际****1项,取得授权发明****8项,制定标准10项。
张文良表示,汇博热能坚持“研发一代、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产品创新策略,产品不但在第三代核电工程建设中实现应用,而且在第四代核电技术关键部件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布局,第四代核用金属波纹管研制的原理样机、工程样机已在研发之中。“我们要聚焦主责主业,矢志创新突破,为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